分类

  • 首页>
  • 科普教育
  • 分类
发表时间:2014-07-10 11:47:58 点击数:3070

普氏原羚

 

普氏原羚

中文名称:普氏原羚

拉丁学名:Procapra przewalskii

俗名:黄羊,滩黄羊

英文名:Przewalski's Gazelle

藏名音译:普氏果瓦

分类地位

界: 动物界 Animalia

门: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

纲: 哺乳纲 Mammalia

目: 偶蹄目 Artiodactyla

科: 牛科 Bovidae

亚科: 羚羊亚科 Antilopinae

属: 原羚属 Procapra

种: 普氏原羚 P. przewalskii

外形特征

体型似黄羊,但体形比黄羊略小,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,肩高约50厘米,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,角尖相向内弯,角长约30厘米,角的下半段粗壮,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,末端形成相对钩曲,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。嘴唇黑色,颌下白色。成年体重雄性个体重约27公斤,雌性个体重约23公斤。尾巴较短,不足11厘米。夏毛短而光亮,呈沙黄并略带楮石色,秋末换毛,冬季毛色较浅,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,四肢内侧和腹部着白色毛被,其中间为醒目的棕黑色尾巴。一旦受到惊吓,普氏原羚臀部的白毛会竖起外翻,在绿色和黄色草地的反衬下格外醒目,警示同伴有危险临近。

普氏原羚奔跑时像离弦的箭,姿势与众不同,前后肢分别并在一起,后肢用力后蹬,身体跃入空中,着地时用力后撑,这种跳跃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,分外优美。

分布范围:

国内分布于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、甘肃、新疆、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区东部。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400m左右。常活动于草甸地区。青海湖湖滨地区,是湖滨沙化草原地带的代表种。

生活环境

在青海省境内,普氏原羚系一种较典型的荒漠与半荒漠的有蹄动物,栖息于生长有麻黄、芨芨草、苔草、沙鞭、沙生针茅、狼毒和蒿属等植被类型的干旱环境中,其间还有数十米高的沙丘、缓坡和开旷的平地,且沙丘深处常作为它们的隐蔽所。 普氏原羚栖息在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,一般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,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,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,所以被称为“滩黄羊”。它有季节性水平迁移现象,集群活动,群体大小从数只到五六十只不等。像其他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,普氏原羚也有同性聚群现象。在非繁殖季节,同一性别的个体聚在一起活动。冬季成群向南迁移,到植被较丰富、雪薄和有水源的地区,夏季复又北返。视觉和听觉非常发达,但嗅觉较差,生性机警,行动迅敏,能够在大范围内活动觅食。普氏原羚受惊后虽会逃至远处,但是待危险过后又会回到原来地点,具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。

结群生活。夏季一般数只或10多只结成小群;在冬季每群可达30只以上,但也遇到过6只和12只的群体。

生活习性

普氏原羚是小型精饲型反刍动物。食物主要为禾本科、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、茎叶,冬季则为干草茎和枯叶,少量多餐,每天有多个较短的采食周期,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。

普氏原羚的发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,这时,雌雄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。雄性有争偶现象,但争斗并不激烈,胜者率领数只到20多只雌羚羊一起活动,败者往往尾随群体伺机交配,或离开群体另觅新欢,有时也会有一雄一雌同居的情况。产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,雄兽结成小的团体或单独活动,雌兽则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或灌木丛等较为僻静的地方分娩,雌羚7月产羔,每胎产1仔,偶有2仔,羚羔出生后几分钟即能站立,幼羚跟随母羚一道活动,直至成年。雄羚不参予哺育幼羚。

保护级别

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,1996年普氏原羚被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级(CR)动物,1998年再次被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级(CR)动物,1999年我国的濒危动物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,现被国家林业局列入2000-2005年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5大工程之一。

1988年颁布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,本已种被列为我国Ⅰ级保护动物,但严格执法仍待加强。保护措施建议 普氏原羚系我国甚或世界上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,若不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,恐有随时灭绝的危险。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(海榆中线27公里处) 旅游热线:(86)0898-68526666 68529999(海口办) 65569366(景区办)
版权所有© 2012-2018 版权所有: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琼ICP备13001955号 技术支持:中企在线  网站统计[总访问人数: ]